近期国内二期临床试验一览
2018年NMPA首批9个中国1类新药,其中吡咯替尼以临床二期结果有条件批准上市,针对治疗经蒽环类和紫杉类药物治疗失败且复发/转移后化疗不超过 2 线的乳腺癌患者,此外信迪利单抗获批用于治疗复发/难治性的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,其疗效和安全性在关键临床二期研究(ORIENT-1)研究中得到充分印证。在突破性疗法、优先审评、快速通道、滚动申报等特殊审批政策的推动下,以二期临床结果获批的药物越来越多,二期临床对公司也越发重要。本文统计了2018年8月至2018年12国内首次公开的(CTR库)临床二期试验项目,且重点划出中国1类新药,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这五个月公布的临床二期试验共有77项,临床试验状态情况见下图所示,50%以上显示尚未招募,但有一项为主动暂停,为拜耳的Vilaprisan片,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。该品新型口服甾体选择性孕酮受体调节剂(SPRM),属于进口1类新药,暂停的不仅是二期临床试验,在中国对子宫肌瘤的三期临床试验也已暂停。2018年12月,在拜耳计划削减研发团队、裁员900人后,Vilaprisan的临床试验也因为长期毒理学研究中发现的安全性问题被暂停,当时公司表示将采取预防措施,停止研发工作并对实验数据进行进一步的评估。此外显示已完成的有两项,一项为人福医药的苯磺酸瑞马唑仑,该药现处于NDA阶段,同品种进入NDA的还有恒瑞医药的甲苯磺酸瑞马唑仑,两者酸不一样而已,相对而言恒瑞研发更快,且已纳入优先审评,临床疗效显示比丙泊酚更优,到时候两家就以毒性和疗效分市场了。不过此次统计并未包括恒瑞医药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的临床试验,但可看到其用于术前镇静的盐酸右美托咪定鼻喷剂的临床二期试验,显示尚未招募。
麻醉领域的三期临床明显多于二期的,但占比最大的癌症项目,在二期中有增无减,约占51%,但癌症种类更多,主要为实体瘤,如前列腺癌、乳腺癌、子宫内膜癌、软组织肉瘤、肝细胞癌、结直肠癌、胶质母细胞瘤等,而中国第三大癌症结直肠癌占6项,作为肝癌大国,肝癌项目少不了,也是6项。此外感染领域,阴道、呼吸道、消化道等细菌和病毒感染统一计算共17项。其他适应症未做详细统计,共计21项,其中包括尘肺病、抑郁症等。
统计发现二期临床中创新药的比例相对三期临床高很多。这77项试验共67个品种中,1类新药占54项,有43个品种,其中8个最高阶段处于三期及以上,药品的类型分布具体见下图所示。从中看出1类化药和生物药的临床项目数量相当,但1类化药的品种更多些,为25个,而生物药只有16个。这可能源于很多生物药同时开展多项临床,如BGB-A317、杰诺单抗、SHR-1210等。这一点在PD-1抗体上的体现更为明显,扩展适应症,针对不同的实体瘤,或者联合用药研究。值得注明的是,1类化药中包括一个1.2类的绿原酸,是四川九章生物科技的品种,用于治疗复发Ⅳ级胶质母细胞瘤,具体是二/三期项目,但2018年12月才开了启动会,也就归于二期了。一期临床周期比二期短,因此其中发展较快的品种比三期略多些,包括康方药业的CTLA-4和PD-1双特异性抗体AK104、康方和翰中生物医药的HX008(不久前和记黄埔宣布开展索凡替尼和该药联用治疗实体瘤的研究)、华海药业的5-HT1A抑制剂羟哌吡酮,及扬子江的硝基咪唑类抗生素磷酸左奥硝唑酯二钠等。具体品种及临床信息见后面表格所示,前面表格为1类新药(绿色为生物药,灰色为化药),后面表格的为其他药品类型的项目。
立即解锁你的掌上专业工具!